测完千问APP,我在小红书扒出 5 个 AI 新场景
测完千问APP,我在小红书扒出 5 个 AI 新场景千问 APP 上线还是超乎意料。毕竟在 2025 年底,可能也只有阿里有底气尝试,重推一款 AI 应用类产品。界面简洁、克制的不像阿里出品。刚好这两天,我做了件有意思的事:泡在小红书,专门看普通用户在用 AI 做些什么,却发现不少人把 AI 用在各种“不正经”上:
千问 APP 上线还是超乎意料。毕竟在 2025 年底,可能也只有阿里有底气尝试,重推一款 AI 应用类产品。界面简洁、克制的不像阿里出品。刚好这两天,我做了件有意思的事:泡在小红书,专门看普通用户在用 AI 做些什么,却发现不少人把 AI 用在各种“不正经”上:
AI 应用,根本是要让用户先赚到钱。最近这段时间,网文作者小林心里挺烦闷的。她在某个小说平台进行了三年时间的爽文创作,每天更新五千字的内容,每个月的稿费也就三千多点。并不是写不出东西来,其实事实上是写得速度太慢了:构思故事情节需要花费一个小时的时间,实际动手敲击键盘码字又得用去三个小时,一整天下来整个人都累得不行,但最终的作品产量却仅仅够让自己维持生活。
不是最强 AI,却最懂用户刚需?在 Sensor Tower 发布的 Q3 应用出海榜单中,我们注意到了一个特别的 AI 应用「Seekee」。它空降下载榜 Top9,是当季度在海外获得最多下载量的出海 AI 应用,而由字节跳动出品、近一段时间炙手可热的「Cici」尽管排名上涨,但仅位列第 13。
今天,网络文学行业面临着一个根本性问题:对于文学创作,AI 未来究竟是创作者,还是工具?10 月 16 日,在武汉光谷举行的 2025 阅文创作大会上,成立十周年的阅文给出了一个清晰而审慎的答案。会上,阅文密集发布了三款 AI 应用:「妙笔通鉴」、「版权助手」和「漫剧助手」。
根据 Sensor Tower 数据显示,2025 H1 AI 应用的下载量达到 17 亿次,增长 67%,IAP 收入总计达到 19 亿美元,增幅达到 100.6%。在走过了概念验证阶段后,AI 应用正成为一股很强的增长动力,给已经相对平静的应用市场注入了活力。
“事实证明,不焦虑的人做不好 AI 应用。” 文丨程曼祺 “明年可能是 to C 应用的元年。”9 月 28 日,Lovart 创始人陈冕告诉我们。 第二天,“元年” 被加速——OpenAI 发布 S
新官上任三把火,自从 OpenAI 应用部门 CEO Fidji Simo 上岗之后,动作也是接连不断。 之前就有消息传出, Fidji Simo 正在组建新团队,准备给 ChatGPT 引入广告业务,新团队负责人更是要全面操盘 OpenAI 的盈利大计,广告也好订阅也罢,反正就是要把钱赚到位。
近日,Sensor Tower 发布《2025 年 AI 应用市场调查报告》,报告中提到,移动端 AI 产品 IAP 收入在 2025 年上半年半年度环比增长率为 100%,但具体到产品上,全球 IAP 收入 Top10 全部都是 ChatBot,相比于 Web 端的百花齐放,App 端能赚到钱的 AI 原生产品依旧单一。
9 月 22 日下午,联发科推出的新一代旗舰 5G 智能体 AI 芯片 —— 天玑 9500,并展示了一系列新形态端侧的 AI 应用,在公众层面首次推动端侧 AI 从尝鲜到好用。现在,让手机端大语言模型(LLM)处理一段超长的文本,最长支持 128K 字元,它只需要两秒就能总结出会议纪要,AI 还能自动修改你的错别字。
每天都有新的 AI 工具在社交媒体上刷屏,每一个都号称是“颠覆性”的。喧嚣过后,哪些产品真正留在了用户的日常工作流里?衡量一个 AI 应用的真实价值,不应只是看融资额或 GitHub Star 数量,而要看它的 API 调用账单。